中國鈦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6]。1954,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開始進行海綿鈦制備工藝研究,1956年國家把鈦當作戰略金屬列入了12年發展規劃,1958年在撫順鋁廠實現了海綿鈦工業試驗,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海綿鈦生產車間,同時在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鈦板帶加工材生產試驗車間。
20世紀60-70年代,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先后建設了以遵義鈦廠為代表的10余家海綿鈦生產單位;在1967年在洛陽銅加工廠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鈦管棒加工材生產試驗車間和第二條鈦板帶材生產試驗車間,并為主承擔了當時國內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及航空用鈦材的試制開發任務,直到1972年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建成投產后,洛陽銅加工將工藝資料移交北京有色研究總院,按照冶金部的專業劃分,不再承擔鈦材料的開發試制工作;以北京有色研究總院、沈陽鋁鎂院、撫順鋁廠、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東北輕合金加工廠、洛陽銅加工廠等單位為主,援建了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和寶雞貴金屬所,從此按照行業劃分,以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和寶雞貴金屬所為主,承擔了國內大部分鈦加工材料的生產開發試制工作。同時中國也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個具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
1980年前后,中國海綿鈦產量達到2800噸,然而由于當時大多數人對鈦金屬認識不足,鈦材的高價格也限制了鈦的應用,鈦加工材的產量僅200噸左右,中國鈦工業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由當時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同志倡導,朱镕基和袁寶華同志支持,于1982年7月成立了跨部委的全國鈦應用推廣領導小組,專門協調鈦工業的發展事宜,促成了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銷兩旺、鈦工業快速平穩發展的良好局面。
綜上所述,中國鈦工業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期:即20世紀50年代的開創期,60-70年代的建設期和80-90年代的初步發展期。在新世紀,得益于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鈦工業也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期。